消毒供应室专业知识应知应会.docx
- 时间:
- 浏览:0
- 来源:新风网
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PAGE PAGE 1 / 9 消毒供应室专业知识应知应会 一、概念: 1、去污:去除被处理物品上的有机物、无机物和微生物的过程。 2、集中式的管理: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由 CSSD 回收,集中清洗、消毒、灭菌和供应。 3、清洗:去除医疗器械、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,流程包括冲洗、洗涤、漂洗和终末漂洗。 4、冲洗: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、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。 5、洗涤:使用含有化学清洁剂的清洗用水,去除器械、器具、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。 6、漂洗: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的器械、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。 7、终末漂洗:用软水、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、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。 8、超声波清洗器:利用超声波在水中震荡产生‘ ‘空化效应’进行清洗的设备。 9、清洗消毒器:具有清洗和消毒功能的机器。 10、包装完好性: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害的状态。 11、植入物: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,留存时间为 30 天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。 12、湿热消毒: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,代谢发生障碍,致使细胞死亡。包括煮沸消毒法、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。 13、可追溯: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,保存备查,实现可追踪。 14、灭菌过程验证装置: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,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。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 PCD,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 PCD。 15、A 0 值: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,指当以 Z 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 10K 时,温度相当于 80 摄氏度的时间(秒)。 16、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:体积小于 60L 的压力蒸汽灭菌器。 17、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: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指示物。 18、硬水:含有可溶性的钙盐、镁盐较多的水。 (日常饮用水) 19、软水:去除钙、镁离子,但含有较高浓度的氯化钠。 (我科灭菌器、锅炉的用水) 20、去离子水:去除了绝大部分的离子,仅剩余 H+ 、OH-。 21、纯化水:去除了所有的离子、热源及绝大部分的微生物。 (我科清洗最后的漂洗程序用水及超声机、清洗消毒机的用水) 二、相关知识: 1、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物流由 (污 )到( 洁 ),不交叉、不流。空气流向由( 洁 )到(污 )。去污区温度要求在( 16-21℃ ),相对湿度要求在 ( 30-60% );检查、包装及无菌区温度要求在 (20-23℃ ),相对湿度要求在 (30-60% );无菌物品存放区温度要求低于( 24℃ ),相对湿度要求低于( 70% )。 2、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,消毒供应室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,包括圆帽、 (口罩、 隔离衣或防水围裙、手套、专用鞋、护目镜、面罩)等。 3、清洗流程包括(冲洗) 、(洗涤)、(漂洗)和(终末漂洗 )。 4、污染器械的分类应根据器械物品(材质) 、( 精密程度 )等进行分类处理。 5、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查应采用( 目测 )或使用( 使用带光源放大镜 )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、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。 检查器械(表面) 及其( 关节 、齿牙 )处应( 光洁 ,无 血迹、 污迹 、 水垢 )等残留物质和锈斑;功能完好。无( 损毁 )。 6、包装要求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( 锁扣)。有盖的器皿应( 开盖),管腔类物品应( 盘绕放置 ),保持管腔通畅;精密器械、锐器等应采取( 保护措施)。 7、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( 7 )公斤,敷料包不宜超过( 5 )公斤。 8、灭菌包体积要求: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( 30cmX30cmX25cm );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( 30cmX30cmX50cm )。 9、纸塑袋、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 (≥ 6mm ),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 (≥ 2.5cm )。 10、医用热封口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(参数的准确性 )和(闭合完好性 )。 11、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,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,冷却时间应( >30min )。 12、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 (20cm-25cm ),离墙( 5cm-10cm ),距天花板( 50cm). 13、无菌物品发放时,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,接触无菌物品前应( 洗手或 手消毒 ). 14、无菌物品的发放记录应具有可 (追溯性 ),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、 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厂家、 (生产批号 、灭菌日期 、失效日期 )。 15、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( 每周 )进行; EO 灭菌器生物监测应( 每炉 )进行。 16、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(清洗、消毒) ,干燥备用。 17、包装包括装配、包装、 (封包、注明标识),